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医院文化 护理园地 健康教育 采购中心 人力资源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唤醒病人的敲门砖——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作者:孙明月 时间:2019-02-20 浏览次数:
孙明月2019-02-202169次

1月2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平常的一天,但对于50岁的王某(化名)而言,却是个徘徊在生死之间的日子。有多年支气管哮喘病史的他,在入院当日两天前左右的时间出现了平时咳嗽、胸闷症状的加重。最初并未太在意,只觉得是哮喘又发了,去了当地的卫生院输液治疗,但症状却未见好转,随之而来的变化大大出乎了他的想象。入院当日,他的胸闷已超出自己平时所能承受的范围了,意识到情况不妙,家里人立即呼叫了120将其送至了我院。

经ICU(重症医学科)医生会诊判断,当时王某的状态已严重影响到了生命体征,出现了呼吸、循环的衰竭,在急诊给予气管插管等初步处理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反复调整呼吸机、多种升压药作用及仪器支持的条件下病人的情况仍在持续恶化。精细化的通气策略,血流动力学与液体管理,镇痛、镇静与肌松,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所有办法都已经试了一遍,病人的治疗决策也着实艰难。对于一个尚显年轻的中年人来说,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上一连串醒目的红色小箭头不断提醒着我们病人目前所处的状态。“好像,不考虑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话,他已经必死无疑。”床位医生这时冒出的一句话提示了大家。ECMO,作为一个大家很少能听到的专业词汇,却有着它的神奇之处,而它的费用及很多的并发症却也能吓退太多的人。但是,一个中年人的生命,有逆转的可能,这个事实值得克服所有困难,哪怕苦口婆心地谈话,坚持最困难的机器治疗。

在与郭凤梅主任短暂的联系、确定好了适应症后,科室决定坚持这个艰难的治疗方案,在多位医生的共同努力沟通下争取到了家属的同意。随后,在努力维持住病人生命体征的状态下,每个人都在焦灼地等待着ECMO机器的到来,这也是科内首次开展ECMO的治疗技术。ECMO其实是通过一个高负压的泵,将血引出,经过氧合机,也就是所谓的“人工肺”,通过氧合回到血管中,其应用主要是在于危重病人的挽救性治疗,改善氧合与通气,同时能够为器官提供休息的时间,包括肺脏、心脏的休息,休息的意义在于为患者的器官提供自我修复的时间。

郭凤梅主任以最快的速度带着机器匆匆赶到了科里,在经历长时间的操作处理,看到暗红色的血液从病人体内引出,经过体外氧合再次变为鲜红色回输到体内后,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步稳定了下来,医生们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短暂的放松。在初步稳定后,病人转到了中大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ECMO机器的到来为他提供了等待希望来临的时间。

在《ECMO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in Critical Care》一书中,Robert Bartlett曾写道:“ECMO是应用生理学治疗危重症患者的终极生命支持手段。ECMO团队必须精于危重症医学的所有领域。对呼吸、血流动力学、肾脏及凝血病理-生理的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是管理ECMO患者的先决条件。”ECMO这项技术不仅要求医师掌握原发病的诊治,还有并发症(包括出血与血栓、院内感染)的防治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其所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需要做好面对其所带来挑战的准备。郭凤梅主任作为中大医院ICU的病区主任,同时也担任我院ICU主任,全国排名第二的中大医院ICU,是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高难度技术的有力后盾。


上一篇:总结2018,畅想2019 ——超声医学科技术文化结硕果
下一篇:除夕前颈椎“前后夹击”手术除病魔,春节后截瘫患者返院站着拜新年

Copyright © 2017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崇文路86号 邮编211200 苏ICP备18065450号-1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崇文路86号 邮编211200

Copyright © 2018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苏ICP备18065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