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医院文化 护理园地 健康教育 采购中心 人力资源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党员先锋行动】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帜——溧水区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书写战“疫”担当
作者:谌辉、熊鹃 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
谌辉、熊鹃2022-04-192675次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溧水区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全体党员、群众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共同保障市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他们的身影,是最美的风景。

图片

马洪星:发扬铁人精神,支援苏州归来又投身抗疫一线

2022年1月中旬,苏州暴发疫情,南京市组织数百名医护人员前往支援,马洪星主任和其他兄弟单位的医务人员一起坚守在核酸检测的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险,高效协作,无私奉献,获得了很多兄弟单位同行的好评和赞扬。

南京疫情暴发以后,我院检验科工作量骤然加大,短短十几天内,溧水区进行了六次分区域核酸检测,全区五十多万人口,采集的大部分标本送到我院进行检测,时间紧,任务艰巨。

刚从苏州回来结束隔离的马洪星主任立刻带领检验科团队迎难而上,昼夜不分,快速有效地进行标本检测,在区里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自今年3月以来,科室准确无误地发放了核酸检测报告约200多万份,有力保障了溧水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马主任的爱人也在我院工作,可是夫妻俩经常个把月见不上面,爱人每次看到他都要埋怨他不注意身体,血糖、血脂指数又升高。马主任来自铁人王进喜的家乡大庆,从小受到铁人精神熏陶,面对这些担忧和心疼,他很坚定:“疫情不结束,我就一天不休息”。如今的他依旧以院为家,每天吃住在科室,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自己的诺言:须臾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


图片

杨阳:强忍疼痛坚持采样,简单处理又重回“战场”

“准备好物资,马上下乡采样。”接到命令,医技党支部的杨阳立即着手准备采样物资,穿好防护服,和同事们一起出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自接到召集令以来,杨阳和同事们除了要兼顾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支援溧水区分区域核酸采集工作,经常奔波在采样点和医院之间,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无论是凌晨还是饭点,接到通知就要随时出发。

3月22日下午,多日的连轴转让杨阳肾结石突然发作,剧烈的疼痛让他坐立难安。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休息,但他仍咬牙坚持在防疫第一线。随着疼痛的持续加剧,他返回医院挂上点滴,第二天便又投身核酸采集的一线工作中。在之后的日子中,他又主动申请投身于疫情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中。

他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更应该发挥模范作用,轻伤不下火线,要和大家奋战在一起。”杨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初心。


图片

赵石砚、卢俊:舍小家为大家,夫妻坚守防控一线

“嘴巴再张开些,好了,请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防护。”在宁杭高速溧水东查验点,一名重型大卡车司机因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正在卡口执勤的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赵石砚为他进行了核酸检测。“我们现在是3班倒,每班分配2人,24小时执勤,虽然辛苦,但我们会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赵石砚是我院病理科的一名医生,为切实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从3月13日起,赵石砚便和其他医务人员来到宁杭高速溧水东查验服务点,配合交警、交运等检查人员,为相关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以及信息录入。消毒、做咽拭子、样本存贮……这样的动作,赵石砚每天要重复上百遍。

赵石砚的丈夫卢俊也是一名医务人员,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家中6岁的女儿成了两人最大的牵挂,只能通过手机联络。“去年南京疫情的时候,我与丈夫在一线坚守了1个月,今年也同样选择坚守。我的女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总感觉对不起她,陪伴她的时间太少了。”说到自己的女儿,赵石砚不禁红了眼眶。她曾经表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向支部其他党员看齐,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咬紧牙关、克服万难,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

孙翠平:援苏抗疫,风雨同舟

2月17日,检验科的孙翠平,接到上级电话,需要人员支援苏州,立刻出发。作为党员的她,主动请缨,率先垂范,和检验科主任马洪星一起组成援苏小分队,于当晚9时30分抵达苏州。到达驻地后,简单吃了晚饭就立即加入培训,一直熬到晚上凌晨才回到驻地,简单梳洗。

第二天早上,为了检测工作能够胜利进行,孙翠平被分配到一队加样组并担任加样组组长。抗疫工作是忙碌的,而作为核心区加样组的组长,她和其他几位同志每天都要提前半小时进去交接班准备检测用品,结束后还要留下来和后一组做好交接记录。忙碌的工作中也不缺乏挑战,核酸筛查的工作量巨大,他们咬紧牙关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全力做到准确无误。困了累了坚持不住了就在椅子上、地上打个盹,醒了立即投入工作。样本采集高峰期24小时不眠不休是常事,她带领着团队,全力奋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如今的她,又投入到溧水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之中,与检验科、医技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护佑着溧水人民的安宁和健康,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滋润着这方蓝天净土。


图片

于娟:急性肠胃炎仍坚持夜班检测核酸样本

疫情发生以来,检验科于娟每天与海量标本近距离接触,分区域核酸检测期间,更是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只为能早点出具检测报告。在于娟看来,这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3月中旬,于娟主动报名去南京国家核酸检测基地支援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开启24小时连轴转——白班夜班的轮转的工作模式。核酸检测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连续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区,全副武装地工作数十个小时,对于耐力和意志力更是考验。每次出实验室,余娟的防护服里都被汗水浸湿,脸颊也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可她却从未抱怨过一句。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休息时间不够,导致于娟暴发急性肠胃炎,在简单吃药治疗后,队长让她休息,但她却仍然坚持上夜班,她跟队长说:“如果我休息,那我的同事工作量就要增加,没事,我能行!”。

心系祖国,心系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PCR实验核心工作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图片

秦珍华:应急献血后又紧急支援核酸检测实验室

受疫情影响,国家血库存量告急,用血紧张,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在“学雷锋日”临近之际组织了无偿献血活动,前来无偿献血的医务人员络绎不绝,为挽救患者生命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超声医学科秦珍华护士也在其中,并成功捐献400毫升血液。

随后她又接到调派任务,前往核酸检测核心实验室支援,52岁的她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服从命令前往实验室工作。由于人员紧缺,任务艰巨,秦珍华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三班倒”,每天仅有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睡觉、吃饭。家住的比较远的她,为了节约通勤时间,就在医院休息室内睡觉,不分昼夜,一直坚持工作,圆满完成了医院安排的任务。

她表示,作为溧水区人民医院的一员,在抗疫的“非常时期”,投身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好、无偿献血也好,都是应该做的。困难必将战胜,生命必将绽放光芒!

这些红色的背影只是我院奋战一线党员干部、职工的缩影。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院医技党支部吹响“红色集结号”,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坚守一线,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抗疫硬仗,以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党员责任与担当守护百姓平安,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上一篇:【党员先锋行动】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临床第一党支部抗疫纪实
下一篇:【党员先锋行动】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临床第一党支部抗疫纪实

Copyright © 2017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崇文路86号 邮编211200 苏ICP备18065450号-1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崇文路86号 邮编211200

Copyright © 2018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苏ICP备18065450号-1